特厚鋼板零割駐村書記杜富佳這樣說 |
| 發布者:無錫立碩物資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21-11-6 7:50:06 點擊次數:244 關閉 |
“當前正處茯苓收獲期,得益于新建的加工廠,今年生產出的茯苓丁、茯苓粉在市場上供不應求。”走進貴州省黎平縣九潮鎮民羅村茯苓加工廠,負責人楊再貴高興地說。 茯苓是九潮鎮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主導產業之一,民羅村是茯苓種植產業中心區,隨著“產+銷”一體化發展,茯苓種植規模逐年擴大,現有的加工能力無法滿足茯苓加工生產需要,嚴重制約了產業發展。 “精深加工是延伸茯苓產業鏈,提升產品價值的重要環節,也是該產業能否持續擴大規模的關鍵,我們必須迅速解決。”九潮鎮黨委書記陳治愷在民羅村查看產業發展情況時說道。 隨即,九潮鎮立即召集鎮黨委班子研究解決辦法,經反復研究加上實地調研,后決定在原有的扶貧車間廠棚里,新建一個半自動化的茯苓精深加工廠,按照“黨支部+合作社+企業+農戶”的模式,大力發展茯苓產業。后經過努力,申報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和企業自籌資金共252.16萬元,加工廠得以設立和運作。 據介紹,如今民羅茯苓加工廠一天可以加工5000斤茯苓原料,已滿足即收即加工的原定目標。自5月投產以來,已累計加工產出茯苓丁、茯苓粉20萬斤,暢銷四川、湖南、廣州等地,產值超600萬元。 “新加工廠解決了茯苓加工難的問題,延伸茯苓產業鏈,為附近村民提供120個就業崗位,助力了民羅村的鄉村振興工作。”楊再貴說。(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軍) “我在遵義出生,又在遵義工作,從小就聽著長輩講遵義會議的故事,更應該弘揚遵義會議精神,在工作中做到尊重實際、聯系實際、結合實際。”在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抄樂鎮沙塘村,駐村書記杜富佳這樣說。…
“貴州是遵義會議精神誕生的地方,我們從小聽紅色故事長大,遵義會議的故事,大家耳熟能詳。80多年后的今天,遵義會議精神依然在為我們的工作提供遵循和指導。… |
|
|

